珠三角地區有句老話:廣州城、香港地、澳門街。在澳門遊覽,街景是最有看頭的,而澳門的草堆街更是遊客們必去的地方。
“古舊”是澳門街道的一大特點。古色古香的建築遍佈大街小巷,有中式的,也有西式的。相較之下,大建築見洋風,小建築出中味。城建規劃是洋的,不易覺察,街巷的中風古趣,則一目了然。如十月初五街、關前街、草堆街、火船頭街,明清風格的舊旅館、舊碼頭風韻猶存,是拍古裝戲的天然外景地。名字是中國名,民風是中國風的老街,都是由一個中心廣場向外放射成形的,增添了街區的安寧與神秘色彩。澳門街景的情調,是老上海也不能及的。
澳門是一個小城,街道大多狹窄,巷子縱橫交錯。澳門最早只有三條街:營地大街、草堆街和關前街。在澳門看街名就可以知來由,草堆街,曾經是堆草的地方。這條街後來成了有名的“賣布街”,兩旁都是布頭鋪,店主多是廣東中山人。生意興旺的日子,這條街很是繁華。孫中山先生曾一度在草堆街84號開設了一間“中西藥局”,懸壺濟世,免費為貧苦百姓治病送藥。他在廣東策劃革命行動時,這裡常常是同盟會的秘密聯絡點和避難所。
中西藥局旧址
草堆街不長,從頭到尾不足千米,但商鋪雲集,商品琳瑯滿目。在這條葡式風情的商業街上,各式建築大多保留著當年的色彩。以前鋪在老街道路上的小塊花崗岩石料是專門從葡萄牙運來的,很有葡式風格。但石料鋪就的路面凹凸不平,如今基本都改造成了水泥路,路雖平坦了,但舊貌和雅趣卻遜色不少。
位于草堆街的水精之恋博物馆大楼
這條街上的大小店舖,讓男人流連忘返,女人滿載而歸。印象比較深的是幾家賣化粧品的超市,付款的櫃檯前總是排著長隊,看來很多男士給老婆或女朋友帶的化粧品和香水都是來自這裡。女人比較喜歡去的地方還有幾家鞋店,鞋子的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遇到換季,還常常打三折、五折。澳門商家很講聲譽,說打折一般是不騙人的,不像很多地方,滿街挂著大甩賣、大出血的牌子,其實真正出血的是買家。當然,導遊帶去的商店例外,就算在澳門也不能倖免。
草堆街裏男人喜歡去的地方是賣數位產品和電器的商店。那裏的貨品價格比關閘前面的小鋪稍貴一些,但在那裏買數位產品不用擔心會買到水貨,服務態度也不錯,不很懂行的人去那裏比較保險。為我們服務的年輕人很熱情,耐心地給我們講解數位相機的專業知識,並主動拿出很多機型讓我們挑選。我們很爽快地付錢成交,臨走時店家還送了不少小禮品,雖然不值什麼錢,但感覺很親切。
穿過草堆街,便是澳門歐式風情街南灣路。道旁五步一株大榕樹,十步一張長木椅,餐館都是內外相通。夏日,太陽傘下品紅酒;秋日,晴空清風下吃葡餐。面對大海,怎麼過都是自然、安逸和享受的。澳門人喜歡下班後到廣場上走走,水池邊坐坐,長椅上靠靠,進店吃吃經典美食,在路邊聞一聞糖砂炒風粟,然後逍遙購物。
這就是澳門的城市文化,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