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医圣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十几种著作。世人只知道李时珍在本草药物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殊不知他在脉学(中医学)、仙学(道学)尤其在养生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在《奇经八脉考》中,认为医生和修仙者一定要知道“奇经八脉” 。他说,“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医而知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牡幽微窍妙得矣。” 李时珍著作的《奇经八脉考》也也得益于他修炼的内丹功,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说:“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谬也。”
时至今日,医圣李时珍留下的珍贵典籍依然造福于众生,他为学治学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后学为世界人民的健康跋涉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