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水晶杯 制作技巧令人惊叹
战国时期水晶杯于1990年10月从杭州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的一座战国土墩墓里出土,现存杭州历史博物馆。此杯立在博物馆展柜里,透明、闪亮,叫人神思恍惚。水晶杯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国宝级文物。
水晶杯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敞口平唇,杯壁斜直成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这件战国时期水晶杯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状的自然结晶,制作技巧与工艺水平令人惊叹。此杯器型确实极为罕见,在已出土的战国文物中几乎找不到这种器型的,而且这种造型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手感舒适,使用方便。有观赏者惊呼:“穿越,一定是穿越!这是我家的牛奶杯,穿越到战国不小心遗失的。”
作为世界主要水晶产地的中国,使用水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也曾多次伴有水晶制品。商周以后,水晶制品的制作更加精细生动,春秋时期已有水晶生肖雕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玉器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工艺和加工工具的不断进步。就战国时期水晶杯的制作技巧与工艺水平而议,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珍宝。当年,水晶杯被送到北京做鉴定时,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捧在手里赞叹:“国宝!绝对的国宝!”2002年, 国家文物局公布了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录,这只战国时期水晶杯就名列其中。
|